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、思维方式、身体素质都不太一样

日期: 栏目:欧冠直播 浏览:20 评论:0

  作为中国的邻国,日本在足球青训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成功有目共睹。那么,中日两国踢球的孩子的差异性到底有哪些呢?

  第一,相比较中国小球员,日本小球员开始踢球的平均年龄更早。

  一项调查显示,中国足球俱乐部各级梯队的孩子,系统接触足球训练平均要比日本孩子晚4年。

  换言之,在相同年龄段梯队中,日本小球员多了接近4年的球龄,而在足球场上,所有的技战术演变都是以球员的基本功和脚下技术为基础的。

  因此,起步较晚、基本功不够扎实的中国小球员,在各个平台遇到同龄日本小球员的玩命拼抢时,往往没有了自信,从小就埋下了“恐日”的心理阴影。

  第二,中国足球青训体系急功近利,将体育与教育过早分家。

  日本踢球的孩子很多而且踢得又早,那为什么会有多又早呢?原因是多方面的,其中重要的一条,是两国在推进足球青训环境建设上的力度不同、热衷程度不同,背后也多少反映了两个国家价值观的差异。

  1996年,日本足协在2005年制定了著名的“日本足球百年构想”, 这个以全民体育和全民足球发展构建的愿景方案,概括起来只有三句话:第一,让人们居住的城市的球场都铺上草皮,并建造更多的体育设施;第二,不仅是足球,还要建造能让人们尽情享受体育乐趣的设施;第三,观看、行动、参与,通过体育运动让人们得到更多交流。当然出台了发展日本足球的具体计划,其中有一个明确的指标:每年新增100万足球人口,希望足球和体育能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。

  中国足协到现在制定的计划还不到二十年,中间朝令夕改不胜枚举,几乎历任领导更关注的都是眼前的成绩和结果。曾有一个报道,上个赛季整个中超联赛投入过百亿,亏损了40个亿,但是在培养青训这块投入了多少?总共才花了3200万人民币!

  在这样的上层建筑之下,我国基层校园足球开展也上行下效,目的重是成绩,而不是培养人才。

  对此,青少年足球教练翟金国表示,如果梅西在我们的青少年足球环境里,是绝对没有机会培养出来的,因为各级足球教练、领导更关心的是,在他任期内出成绩就好,至于孩子几年后能达到怎样的水平,踢到17、 8岁又怎样继续发展,跟他们没关系也不去考虑。

  甚至连姚明在谈及青少年体育现状时也相当无奈地说,我不相信,一个坚强的意志,会建立在一个虚弱的躯壳上。现在我们的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,缺乏那么一种“咬咬牙就挺过去”的能力,根源就在于体质健康上。体育到最后是身体和头脑的结合,四肢发达的孩子头脑不简单,通过体育锻炼,可以最有效率地发挥出身体最大的潜能。

  与此同时,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一直有一个误区,一旦发现孩子有潜力,就会从正常的教育序列中剥离出去,送到体校去培养。

  这种跳过最基础的思维、道德教育,填鸭式学习技能的模式,硬生生把体育被扭曲成一种技能教育。

  结果我们看到,越来越多的日本职业球员从高校足球中成长起来,多元化的人才选拔再无遗珠之憾,而中国职业球员的养成道路,却从正常教育序列中剥离那一刻起,就被装进了“窄口瓶”。

  第三与日本相比,中国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足球文化。

  很多中国孩子踢球,甚至走上职业的的道路,纯粹是因为兴趣和开心,觉得自己踢得不错就好。

  事实上,当你做任何一件事要达到一定造诣时,你需要有一个梦想和目标来支撑,纯靠兴趣是难以持久的。

  在日本,因为推行‘日本足球百年构想’,大家耳熟能详的球星本田圭佑、香川真司、长野佑都,在踢球的孩子们心目中都有很高的知名度,还有有一部国民日本漫画《足球小将》风靡一时,所以踢球的孩子从小都会有自己的偶像和目标,将来希望成为哪个球星。这样正面引导孩子,当他们在踢球时遇到挫折或者瓶颈时,他们会想到自己的偶像和目标,从而激励他们挖掘动力,克服难关。

  人只有在拥有目标的时候才会有动力,踢球的孩子也是如此,我们应该反思的是,为什么中国很多因兴趣而踢球的孩子,进入专业梯队后变得浑浑噩噩混日子?

  原因之一就是大部分国内青训只有枯燥的训练,物欲的刺激,缺乏足球文化的支撑,信念的注入,小球员的精神世界其实十分空虚。

  第四,中国足球青训系统亟待拓实根基,任重而道远。

  日本足球和中国足球的青训体系,当前在群众根基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,日本青少年足球已经从社区渗透至学校,甚至家庭,成为人们生活交流的一种方式。

  因此,小球员们每年有更多机会打各类高质量的比赛,在一场又一场渴望胜利、全力争胜、永不放弃的比赛洗礼下,小球员的意志得到了磨练,培养出自信而坚韧的“大心脏”。

  从这个角度来说,中国青少年足球的亟待拓实根基,自成任重而道远。虽说相比以往,这两年国内青少年足球的关注热情不断加大,并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,形成了良性的青少年足球关注氛围。

  目前,国内不仅大力推行的校园足球启蒙,也涌现了出了像著名足球评论员董路组建的“中国足球小将”这样的民间队伍,开启了全国巡回邀请赛先河,引爆关注度,但依然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,例如需要更专业、更有思想的足球教练队伍,更系统的比赛机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。

  “但必须注意的是,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、思维方式、身体素质都不太一样,所以在足球青训中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,例如日本青训U10之前看重基本技术,德国青训看重身体的协调灵敏,西班牙青训则注重培养决策洞察力,很难说哪种更好,只有更合适!”青少年足球教练翟金国表示。

  因此,我们需要探索自己的一套东西来改善我们的足球环境,如果一味模仿学习日本其实就很难超过他们,更别说和欧洲那些足球强国比了!”

  看到这里,也许有人会说,你分析那么多,其实中国青少年足球最大的问题还不是投入钱不够嘛,那简单,我们的中超每年投资百亿的规模那么大,让足协匀出一些加大投入,再引入资本投入足球场建设,再高薪聘请优秀青少年足球教练,甚至让孩子们免费来足球场学习踢足球,不就行了?

  笔者断言,就算真的实现免费让孩子们来学足球,有些传统观念不改变,未必能让更多家长愿意送孩子来踢球——

  在大部分中国家长的观念里,足球和读书是对立的;踢足球就是去玩,只有“粗野”“顽皮”的孩子才去踢球;

  孩子将来如果不能踢出名堂有考试加分,不就是在浪费时间嘛;再说平日学校功课那么多,周末还有各种补习班,哪还有时间去踢球?

  所以说,中国家长并不像日本家长那样,能充分理解足球不仅是学球技,也是育人的,这一块重要的足球育人正能量传播,在我国的青少年足球相关宣传发声中,恰恰是极其微弱的甚至是缺失的。

  笔者希望告诉大家,优秀的足球青训体系,不仅可以学习球技更能育人,可以培养出这样的孩子——

  坚持自己的主张的孩子;

  理解队友的心情的孩子;

  倾听他人的意见的孩子;

  懂得同伴间合作的孩子;

  朝着积极的方向考虑事情的孩子;

  自立的孩子;

  有决断力的孩子;

  有创造力的孩子;

  视野广阔的孩子;

  不惧失败的孩子;

  勇于挑战的孩子;

  懂得感恩的孩子;

  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的孩子;

  不找借口的孩子。

  只有更多的家长意识到这一点,

  中国足球青训的基础才是真正夯实的!

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、思维方式、身体素质都不太一样

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、思维方式、身体素质都不太一样

评论留言

我要留言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